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的大秦丞相李斯
李斯对即位不久的秦二世胡亥说:“大臣不忠于君王,国家会大乱;妻子对丈夫不忠,家就没有太平的时候。”接着李斯又列举了子罕、田常等大国的权臣如何取代了自己的君王的事实。胡亥说:“赵高是我的亲信,况且他是个宦官,一定不会反我。丞相你精明强干,忠心耿耿,也不用怀疑。”
李斯又劝秦二世说:“赵高贪得无厌,迟早是个祸害。皇上要谨慎啊!”秦二世即位得益于赵高的帮助,所以对他深信不疑。秦二世怕李斯杀了赵高,便私下把李斯的话告诉了赵高。赵高装作唉声叹气的样子说:“丞相目前只是顾忌我,我一死,他就会做出田常之流的举动。”愚蠢的秦二世一听,吓坏了,忙命人逮捕李斯,审问他谋反的事。
身陷囵圄的李斯回想往事,既感慨万千,又后悔莫及。
李斯师从荀子,学习治国本事,学成后到秦国谋职,投在秦相吕不韦门下。当时秦始皇年幼,朝政大权由吕不韦把持。吕不韦见李斯有一番学识,便任他到宫中为郎。李斯有机会接近秦始皇后,大讲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大道理,与当时心怀大志的秦始皇不谋而合,两人结下了君臣之谊与朋友之情。
有一年,韩国水利专家郑国到秦国主持水力工程,他名义上是帮秦国兴修水利,实际上想方设法耗费秦国的财力、物力、人力,想搞垮秦国。
阴谋败露后,秦国上下掀起了一股排外浪潮。愤怒的秦始皇下令,驱逐秦国境内所有的其他诸侯国的人。李斯是楚国人,也在被逐之列。于是李斯向秦始皇上书,即是著名的《谏逐客令》,指出,商鞅、张仪、百里奚、骞叔等名臣都非秦国人,但他们为秦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不分好坏地驱逐门客,只会损害秦国的利益。秦始皇一看上书,立刻取消逐客令,又提升李斯为廷尉。
在秦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李斯为秦始皇出谋划策,立下了不少功劳。统一六国后,李斯被拜为丞相。秦始皇对李斯的信任与重用无人能及。李斯的儿子娶的是秦国的公主,他的女儿嫁的是秦国的王孙公子;秦始皇的称号,也是李斯等人建议的。
对李斯的建议,秦始皇言听计从,焚书便是很好的例子。李斯帮秦始皇成就了霸业,秦始皇则赋予了李斯最大可能的荣华富贵!李斯的酒宴,群臣都要去捧场,连李斯自己也叹道:“我一个平头百姓,想不到竟然能爬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至尊地位!”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功高权重的丞相,却被秦二世与赵高判处腰斩、分尸于街头了。李斯的亲戚朋友也被诛杀殆尽。李斯临死时与儿子哭别道:我想与你再次牵着猎犬到野外打猎。曾感慨自己由布衣到丞相的李斯,死时又留恋起平常人的生活。遗憾之余,李斯留下的是万分悔恨,他是自埋祸根呀。
秦始皇临死时,留下遗诏,要长子扶苏即位,奸宦赵高却将遗诏私自藏起,然后又与李斯密议,立胡亥为帝。刚开始李斯执意不肯,后来赵高对他说:“扶苏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他当了皇帝,一定会任蒙恬为相,你只能归隐田园,往日威风就荡然无存了。”权迷心窍的李斯一听这话,马上同意了赵高的阴谋,逼扶苏蒙恬自杀,拥胡亥为王。
野心勃勃的赵高得逞后,岂容李斯绊自己的脚?昔日忠心不二、威风凛凛的李斯背着阴谋篡位的罪名凄惨地死去。
这位杰出的政治家的一时贪欲,为自己的一生带来了不幸的结局,也为中国历史带来了黑暗的一页。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