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长寿老画家李迪的慈悲之心那些花花草
李迪(~)。南宋画家,河南孟州人,工花鸟竹石、鹰鹘犬猫、耕牛山鸡,长于写生,间作山水小景。构思精妙,功力深湛,雄伟处动人心魄。代表作《鸡雏图》形象生动超拔,刻画细致入微,各具神态,更显这位画家的慈悲之心。
李迪高寿九十八岁,是古代最长寿的画家老人之一。我发现古代画家的平均寿命是最长的,有空的话专门研究调查一下。
另有一点需注意,南宋李迪是位大画家,北宋也有一位李迪,是大政治家、状元出身的宰相。千万不要混淆了。
1.《风雨牧归图》
▲《风雨牧归图》纵.7厘米横.8厘《风雨牧归图》绘乡野溪边骤雨将至,牧童骑牛逆风而归之景,被专家定为“国宝”。画中一牛驻足回首,一牛疾步紧追;一童低首躲避狂风,一童找寻被风吹落了的斗笠。全图情节扣人心弦,风急欲雨的氛围营造也十分精彩,展现出画家精妙过人的笔墨技法和宋时民众丰年乐岁的美好图景。
2.《枫鹰雉鸡图》
▲《枫鹰雉鸡图》纵.4厘米横.0厘《枫鹰雉鸡图》是传世宋画中少见的全景花鸟画巨制。全图繁处极繁,简处极简,鹰与雉的神态、枝干的穿插、叶片的赋色,无不体现出画家高超的写生创作力。此作完成于宁宗庆元二年(年),有学者联系宋代的“画谏”传统,认为作品或有祈盼政治清明之意,从而在精妙的笔墨和精彩的情节之外,为其更添几许传奇色彩。
3.《鸡雏待饲图》
▲《鸡雏待饲图》纵23.7厘米横24.6厘米《鸡雏待饲图》是一幅曾在历史上起到过一定教化作用的绘画作品。该图所绘之饥肠辘辘的小鸡,曾被乾隆皇帝比拟为生活艰辛的难民,并将之与明代画家王穀祥之《春雏得饲图》中的鸟雀一并摹刻分发,以教谕各地官员视民如子,时刻念民众嗷嗷待哺之情,从而使该图成为画史上有着教饬臣民、“文明天下”之功的画作。
4.《雪树寒禽图》
▲《雪树寒禽图》纵.1厘米横52.9厘《雪树寒禽图》绘岁暮天寒、郊野岑寂、风止鸟栖之景。画面主体为伯劳静立于荆棘之上,目光炯炯,喙尖足利;荆棘枯癯如铁,槎桠交错。簌簌落雪则在万籁俱寂中提示着时光之流逝,赋予画面无尽的诗意。全图精细工谨,意味隽永,“精俊如生”,呼之欲出,是全景花鸟画中的出色之作。
5.《红白芙蓉图》
▲《红白芙蓉图》纵25.1厘米横25.4厘▲《红白芙蓉图》纵25.1厘米横25.4厘《红白芙蓉图》绘醉芙蓉倚风扶醉的娇媚之态,被日本奉为“国宝”。画中白芙蓉乃拂晓初开、晓妆未竟之景,莹白含碧、温润如玉;红芙蓉则是午时花瓣由白转红之态,粉面含春、风姿艳丽。若将两帧芙蓉并陈,则花枝偃仰呼应,花朵彼此顾盼。花光摇荡,似云霞散绮;枝叶飘逸,若翩然起舞。在时隔近千年的今天,依然清姿雅质、绰约动人。
6.《猎犬图》
▲《猎犬图》纵26.5厘米横26.9厘米犬类作为专门的绘画题材最早出现在北宋《宣和画谱》中的“鸟兽”一门。宋代不乏画犬的专家,如宫廷画家李迪、李嵩、赵永年等。此图描绘的是宫廷御用猎犬,步伐矫健而闲雅。画风追求工整写实、细腻华丽而又形神兼备的宫廷审美趣味,是宋代院画的典型作品。
7.《狸奴小影图》
▲《狸奴小影图》纵23.6厘米横24.1厘米《狸奴小影图》的画风写实而细致,以淡墨晕渲画幅,留出貍奴形廓的方式,别出心栽,是件可人的小品佳作。碧褐的眼睛,睁睁地盯著不知名的它;须毛一根根竖起,犹如一只柔软的小刺猬般;右脚微弯,好似箭在弦上,随时准备迎击了。猫的性情温驯,模样机伶、惹人怜爱,早在战国时,就已登堂入室,成为人们家宅里的娇客。古人养猫,虽不免仍想借重它捕鼠的本事,但时日一久,也渐渐培养出赏猫、识猫的心得来了。画中这只猫儿:头圆、耳小、尾短、毛长、目光炯炯、加上黄白毛色分布特殊,虽尚年幼,但也已能看出是只机敏、好跃的名猫了。
8.《禽浴图》
▲《禽浴图》纵24.7厘米横24.1厘米《禽浴图》是宋代花鸟院体画代表画家李迪的一副册页佳作,画面构图简洁,仅绘一禽一木盆,然丝毫不觉画面单调,反而很是整体严密。画中貌似八哥的小鸟采取的是李迪一贯的俯视之态,跃跃欲试的生动姿态尽现眼前,很富生机和活力。画法也细腻工整,秀丽巧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8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