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风起航灰猎犬号转战流媒体,毁誉成
每当行业飓风袭来,总有人会逆风起航。就像汤姆·汉克斯,这个给世界电影史留下许多浓墨重彩的开拓性角色的伟大演员,在这个全球电影行业的冬天,迅速转变思路,放下架子影帝的架子,携自己第一部流媒体播放影片《灰猎犬号》而来,成为奥斯卡影帝转战网络流媒体播放电影的第一人。当然,高兴的还是我们这些汤姆·汉克斯的影迷们。在这个电影院都不开门的特殊时期,能足不出户欣赏一部好莱坞影帝的战争大片,无论如何都是值得庆幸的事。
继《拯救大兵瑞恩》后,我们已经有22年没看到汤姆·汉克斯驰骋疆场了。这次在电影《灰猎犬号》中,汤姆升级成为一支37艘船只和4只护卫舰组成的运输舰队舰长,但与《拯救大兵瑞恩》中的米勒上尉一样,他接受的任务不仅仅是消灭敌人,而是需要拯救和护卫他人。同米勒上校带领着拯救小分队孤身穿插在敌后一样,这次汤姆·汉克斯作为一位运输舰队的护卫舰舰长,他在50小时内进入的是支援盲区,在得到欧洲盟军应援之前,一切都只能靠自己判断并做出应急反应。
这部描述海战的片子或许从战争场面上并不比其他同类题材的影片更有创新,但即使用电脑小屏幕带着耳机看起来也依然令人有抑制不住的激动感。这部片子的成功之处在于汤姆·汉克斯无与伦比的角色塑造力,但似乎败也败在汤姆·汉克斯过于强大的人格魅力。
作为汤姆·汉克斯亲自操刀编剧的影片,整个影片的重心都压在了他所饰演的主角克劳斯舰长身上。在这场海战中,所有的焦虑感、紧张感的处理借鉴了《老人与海》和《大白鲨》的手法,将危险完全潜藏于不可测中,用危险物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行藏,不断地逼近和袭扰主人公,造成对主人公的压迫感,进而通过他的心理活动和行动来反映人定胜天、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
影片中的危险与其说是来自风云莫测的大海和时隐时现的U型潜艇,倒不如说是来自于这些外部环境对人物内心造成的压力和恐惧感。在孤立无援的50小时内,似乎所有走出阴霾、脱离危险的希望全凭克劳斯舰长一人的意志支撑着。而这种在不多的动作和有限的空间中展现人物汹涌澎湃的内心的角色,恰好是汤姆·汉克斯的拿手好戏。
从《菲利普船长》到《萨利机长》,汤姆·汉克斯总能将个人英雄表现得既有人性的温度又有英雄的高度。汤姆·汉克斯将英雄身上的那种人性和神性琢磨得很透彻,表演中也时刻能让人感到在英雄壮举背后人物所承受的天人交战。
具体到该片中,克劳斯舰长作为首次执行跨越大西洋护卫任务的最高指挥官,他内心的紧张通过一个洗脸后的镜中对视,不停地叨念《圣经》中的祷词和一次又一次地让餐食凉掉展现出来。另一方面,一旦站在了指挥岗位上,面对神出鬼没的U型潜艇,他又从来是果敢的,沉着地,迅速的下达军令有条不紊,对危险做出的排兵布阵颇富领导才华,同时他又有极高的威严性,能让周围的官兵迅速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以百分之百专业的精神来完成这个无时无刻具有危险的任务。可以这么说,对于如此牵动整个影片神经的人物塑造,若换一个功利稍差的演员,不是镇不住就是会用劲过猛,都难以把握人物的塑造尺度。所以说,这部剧最大的亮点莫过于汤姆·汉克斯。
但另一方面,由于这部片子在编剧时将所有的描述重心都压在了主角一人身上,所有其他的人和事都弱化成了一个背景。如果作为供人阅读的小说可能问题不大,但作为靠感官视听来吸引观众的电影来说,未免令人感到主角光环过于强大,而周围的人,甚至敌人都处于集体失语的状态。
整个影片看下来,由于给了太多的面部特写给主角,观众只对主角的心理活动和反应印象深刻,而其他角色如果不是刻意分辨,竟然都难以想起他们也曾出演过许多不错的电影。比如斯蒂芬·格拉姆汉、卡尔·格罗斯曼其实都在其他大片中出演过令人难忘的角色,但在这部片子中则完全成为了汤姆·汉克斯的背景板,角色表现十分扁平。片中除了汤姆·汉克斯的表演,真会以为这是场景再现式的纪录片。
据说,这部片子早在年就已制作完成,但因各种原因一直积压到今年才排上档期。未曾想遇见罕见的全球疫情流行,多部大片新片积压未映。在这种状况下,虽然明知战争片失去影院大屏幕和音效的沉浸式体验,会让战争的代入感差了许多,但汤姆·汉克斯还是接受了院线转网络的改变,成为好莱坞电影大咖中第一个尝螃蟹的人。尽管这片子在汤姆·汉克斯出演的众多经典影片中并不是最优秀的,但作为一个十分敬业,总在不断探索演艺事业新高度的人来说,却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正因有了汤姆·汉克斯的配合,让网络电影的制作又达到了新的高度。尽管出发时谁都没料到这部大片制作的电影会成为好莱坞第一部院线转网络的影片,但从结果看却拯救了之前尴尬的处境,绝处逢生。这一切都似乎和汤姆·汉克斯在《灰猎犬号》中所经历的那段充满危险的海上航行一样,虽然过程曲折艰辛,但最终能顺利达到彼岸便是胜利。至于说是否能成为经典,就让时间来证明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1282.html